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

2021-05-11 07:34:03
5月6日,在宝丰县商酒务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几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为已经进入抽穗扬花期的小麦喷施农药。机翼旋转形成的风荡出阵阵麦浪,丰收气息扑面而来。

“2019年以来,宝丰县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先后投资1.53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7万亩,项目区每年可增收粮食1050万公斤,惠及农户15236户,增加农民收入2310万元。”宝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文胜伟介绍。

变“望天田”为“致富田”。“以前俺村一直都是靠天吃饭,遇上旱年,吃水都成问题,浇地更指望不上,打井挖到150多米还没水,300块钱一亩都没人包。”宝丰县杨沟村党支部书记杨书英回忆起以前的日子,不住地摇头。

宝丰县地形地貌复杂,浅山、丘陵、洼地、平原相间,山区、丘陵区的灌溉条件较差,限制了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

宝丰县充分考虑资源禀赋等因素,规划了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净肠河和龙兴寺水库建坝蓄水,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万亩油菜花海”,把龙王沟打造成了有山有水、有花有景的好去处,农文旅得到融合发展。“我们在最高位置建了一个容积2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提灌站,将8000亩‘望天田’变成了‘致富田’。”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负责人赵振华说。

变“粗放型”为“智慧型”。“以前种地施肥都是‘一炮轰’,现在种地都讲究科学了,施肥‘少量多餐’。俺在手机App上点一下,就能自动施肥,1000亩地两天就浇完了,省事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种粮大户闫现高美滋滋地说。

闫现高流转的土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可在线实时了解农田地理信息、气象预警、农产品溯源、用水效率等,控制系统有录像、截图、回放等功能,对植株长势、病虫害类型等进行判读诊断,还支持手机远程访问,对灌溉、施肥等设施进行远程定时、控制,实现精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从精耕细作到精准农业,如今,商酒务镇高标准农田的物联网水肥一体机可实现核心区5000亩土地喷灌全覆盖、水肥精准化,年节水35万立方米。示范区配备有测土配肥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农业设备,原来8天才能收完的粮食现在3天就可以收完。

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宝丰县采取流转或托管的方式将土地化零为整,鼓励农业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据了解,宝丰县新建的7万亩高标准农田中已有5万亩集中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新路径,最大限度增加了高标准农田收益。

“今年,我县又谋划高标准农田项目4万亩,在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同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出新招,在提升农业质效上求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做文章。”文胜伟信心满满地说。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