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险给企业吃下维权“定心丸”

2020-12-25 08:14:55
北京市去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自今年开始试点3年。记者12月17日了解到,目前2020年试点任务已完成,全市共有142家企业参与保险试点,获得市知识产权局1900万元保费支持,总保额达16.59亿元。首创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为北京营造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创新体系,服务“两区”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

对企业而言,处置专利等知识产权纠纷可是件棘手的事。由于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具有很强的技术和法律属性,且相关的纠纷法律关系复杂,企业一旦卷入知识产权纠纷,通常会遭遇举证难、赔偿数额计算难、诉讼费用高、诉讼周期长等难题,一个专利诉讼经历一审、二审程序,花费三四年时间是常事,而相关的法律费用、维权费用动辄数十万元、数百万元甚至更高。同时,企业即便胜诉,也还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有关知识产权的维权成本高、消耗的精力大,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不愿维权、不能维权。

而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出现,则为企业提供了化解维权难题的有效路径,给企业吃下了维权“定心丸”。按照北京市的制度设计,知识产权保险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风险转嫁给保险企业,一旦参保企业遭遇侵权纠纷,由保险企业承担因正常维权产生的调查费用、法律费用等,或者赔偿被保险企业因被侵权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北京市还建立了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协调机制,初步形成了“保险机构+金融机构+法律团队”全链条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北京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维权的保险服务和法律援助。这样,企业在维权时,就能省不少事,少操不少心,就有了更丰富的手段,有了更强的能力支撑,有了更足的底气和信心。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为试点参保的142家企业提供1900万元保费补贴,总保额达16.59亿元。且这一补贴政策持续3年——首次申报均按照100%补贴,之后3年按标准退坡。如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第一年补贴100%,第二年补贴90%,第三年补贴80%。真金白银的保费补贴起到了“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参保成本和维权成本,是对企业实打实的支持,有助于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接受参与知识产权保险,有助于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发展完善。尤其是,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试点对象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外资隐形冠军企业、十大高精尖领域小微企业及硬科技中小微企业,其导向意义非常明显,是对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知识产权培育的精准助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的积极作为,向社会释放了清晰的信号。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专利申请数和专利侵权案件量都明显飙升。2019年,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同比增长10.6%,为58990件,跃居全球第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399031件,审结394521件,分别比前一年上升40.79%和44.02%。知识产权的培育、科技创新和产业制造的升级、企业的健康发展、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都对接了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服务供给。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不仅北京,上海浦东、广东广州、四川德阳、河北秦皇岛等地也相继开展了专利保险试点或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试点的方向各有侧重,具体政策各有特色。希望这些先行试点地区多探索积累有益经验,也希望其他地区积极跟进,为知识产权保险制度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创优环境。

关键词: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