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就喜欢,榜书大家包国明书法等你鉴赏

2020-09-25 11:10:18
初秋来到,凉风。在素有“汤包之乡”的靖江出现了一位包公后人,包国明书法家。史传,东吴大帝孙权曾在这里围垦牧马,民族英雄岳飞也在这里留下足迹。这里是伟大的渡江战役起点,被誉为“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靖江历史不长,但人杰地灵,曾诞生过著名实业家、民族工业骄子刘国钧,等众多名人。百里江堤、长江大桥等风景名胜,风光旖旎。勤劳智慧的靖江人民,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创造出了蟹黄汤包、双鱼肉脯等特色美食。

图1、包国明先生在创作书法

包国明自述喜爱农村人的淳朴和农村的山山水水。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基层,作为农村乡镇干部,却一直喜爱书法艺术,自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就全心全意地酷爱上了书法,并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书法奇人。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包拯40代后人,家居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东阜社区的包国明先生。

包国明生于1953年,现已年过花甲。他中等身材,声如宏钟,没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却散发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与豪爽,流淌着包拯包青天身上阳刚正义的血脉。

图2 、包国明作品《舍得》

包国明,号江湖散人。之所人叫江湖散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生长在长江之滨,喜欢自由自在。”他书法能有今天的成就也绝非空穴来风,不过是与常人不同罢了。自小上学起就天资聪颖,小学阶段一次就跳二级,中学时就更喜爱上了书画艺术,学校的墙报黑板报都是他负责书画,表现出良好的书法天赋。高中毕业后,他曾拜当地一个书法前辈为师,然后一直坚持自学。但生活的路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后来他走上了农村基层干部从政之路。从政四十年,虽有繁忙的工作,可他一直没有放下书法艺术之梦,仍然酷爱书法艺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逢年过节也给乡亲们写春联对联。日有所思,夜有所梦。2005年的一天夜里,包国明突做一梦,梦中一高人对他指点书法,用笔贯气。一觉醒来,梦境犹在,于是立即起床备墨挥毫,第一次写下了“虎啸生风”四字竖幅。从此,他痴迷上了书法擘巢大字,并在靖江市首个成立了东阜书画院。

图3、包国明先生作品《铁血警魂》

包国明从事书法创作,总是走到哪看到哪,去外地出差旅游,特别关注书法牌匾作品,发现喜爱的立即拍照。他欣赏大家,更注重自家,反对教条怪异,崇尚雅俗共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书榜书雄浑大气,苍劲奔放,力透纸背,深受人们喜爱。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文连先生评价他的书法,大气、秀气、灵气、更霸气。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孔晨教授评价包国明先生的书法:行笔圆润流畅,飞白牵丝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字体结构严谨。近年来,他积极参与书法交流,与国内众多书画大家结成了莫逆之交。书画家丁世儒、吴泉堂、王志安、韩巧荣、宋瑞才、袁鹏飞、郭肖伟、谭家琪、魏来五道、陶俊绿等数十位名师名家都先后亲临包家书画艺术室。

2009年包国明被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聘为顾问。2015年5月,被前日本华人文联副主席、东京中国书画院院长魏来五道先生看中,认为包先生侠肝义胆,豪爽开朗,助人为乐,心怀天下,书法守传统,中锋运筹,笔力雄浑,独具一格,特聘为东京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

包国明先生现已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当代中国书法名人欧阳中石、范曾、张海、田英章、林岫等分别为包国明先生题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包国明先生一直要求自已活到老学到老。愿包国明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孟 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为你推荐